以現有的桌面機Maker Bot Replicator 2作為交互系統(tǒng)的分析對象。具體步驟是完整的執(zhí)行一遍打印任務,從開機到設置、調平、預熱,到三維數字模型的導入,然后進行打印操作。通過完整的交互過程,從人機交互效率、交互的復雜程度來全面對系統(tǒng)進行評估。經過系統(tǒng)的分析得出以下幾點需要改進的地方。
命令語言界面不利于人機交互:通過人機對話,我們不難發(fā)現,該打印機的界面設計是最原始的命令語言界面。不僅如此,交互界面還是采用想對用戶來講并不方便的英語。根據人機界面的基本交互方式我們不難得知:命令語言界面只適用于熟練性以及專家型用戶,對于生疏型用戶并不友好。因此,在人機對話的過程中,該命令語言界面需要重新設計。
菜單界面影響對話效率:菜單式交互的優(yōu)點很多,最基本就是容易學習和掌握。但是用戶對于菜單需要額外的記憶,這樣會影響到用戶的記憶、以及選擇的速度。通過圖例我們不難看出菜單的深度和寬度均不等,這樣更加容易早曾用戶的困擾。在圖中,菜單界面顯示了三條一級選項:從SD卡中選擇(模型)、預熱以及應用程序。這三者之間并無相關聯系,同時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用戶不能理解預熱和選擇模型對于“打印”這個命令的主次關系。這是其中之一。在圖中,“確認”這項命令是整個打印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導入熱熔絲這樣的分級任務卻和確認功能放置在一起,充分體現了該交互系統(tǒng)的菜單命令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