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3D打印創(chuàng)客課程的學習中,采用了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使用較多的是過程性評價和真實性評價,開展創(chuàng)客課程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 21 世紀技能,發(fā)展學生的高階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成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對學生進行信息反饋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式,學習評價的重點也從以紙筆測驗為主的終結性評價轉變?yōu)殛P注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體驗的過程性評價,以便于學生提供基于現實情境的真實體驗,通過對現實世界項目的開發(fā),幫助學生構建科學概念,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
以下是基礎培養(yǎng)階段學生自我評價的數據分析。
基礎培養(yǎng)階段課程由認識 3D 打印技術、基礎操作和七巧板這三節(jié)課構成的。根據表 3.1 課程量表,讓同學們使用自己的賬號登錄人人通平臺進行線上檢測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回答問題。在實踐結束之后,筆者通過整理和統(tǒng)計數據得出統(tǒng)計圖,如圖所示:
圖中的五條線分別代表五種不同的的能力,橫坐標從左往右依次是同學們上上課的次數,從圖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同學們通過這三次課的五種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變化。下面分別對這五種不同的能力變化進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