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根據(jù)學生們的實際上課情況和表現(xiàn)每節(jié)課都從五個能力方面對每個同學進行實時評測,評測的方面分為五種能力的表現(xiàn)。這五種能力的表現(xiàn)和學生們在課前人人通平臺上的預習情況、同學們上課時候的舉手發(fā)言和表達理解、同學們課堂上的相互溝通以及團隊配合還有同學們在完成本節(jié)課內容之后上交到人人通平臺的作品展示等多種情況進行評判和打分。如圖所示:
動手操作能力部分。有 64%同學們的動手能力通過教師多方位的觀察比較不符合標準水平,這可能和同學初次接觸 3D 打印技術有關系。因為大部分的同學在之前并沒有過此類創(chuàng)客課程的學習經驗,所以動手操作能力并不是很好,這不僅是大部分同學的現(xiàn)狀,同樣也是大部分中學生的現(xiàn)狀。所以,本課程運用 3D 打印技術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們的動手能力。31%的同學動手操作能力完全不符合,在教師講解結束之后,同學們根本無法按照教師的要求去進行制作 3D 打印模型。這和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這部分大約三分之一的同學是需要對動手操作能力的加強培養(yǎng)的。
只要很少一部分同學在基礎課程階段可以很好的按照教師的要求去進行制作,無論是平臺操作還是 3Done 軟件的建模操作,都可以很好的完成。由圖 4.3 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還需要很大力度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在給同學們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充分的去進行動手操作,以提高他們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如圖所示:
上一篇:3D打印基礎培養(yǎng)階段課程學生自我評價
下一篇:3D打印課堂需要創(chuàng)新實踐的培養(yǎng)